开发依据与背景
马达又称电机,是指依据电磁感应定律实现电能转换或传递的一种电磁装置。马达在组成结构上一般包括机壳、前端盖、后端盖以及装配在机壳内的定子、转子(电枢)、轴承和电刷等组成部件。其中机壳的作用主要是固定和保护内部定子、转子、轴承、电刷等功能部件,使之按照一定的精度标准和技术规范形成完整的电磁感应区域,实现能量自电能 至机械能的顺利转换,可以说,机壳的性能优劣,是反映马达控制精度和使用寿命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电机外壳与端盖的固定方式通常采用外壳上设卡口,端盖设卡块,在端盖的卡块放入卡口后,再利用工具在卡口的两边冲压外壳边缘,使得位于卡口两边的外壳部分压靠在端盖的外侧,而将外壳与端盖固定。然而,此种现有的电机,外壳与端盖固定不牢固,电机的整体刚度较低,电机在使用时,端盖时常出现偏移、晃动的情况,易产生较大的震动从而产生噪声,影响电机的正常使用;电机使用中难免出现故障,故障时需拆下端盖给电机的维修带来不便。
主要研发内容和结果
研发内容:
1. 基于低噪音化之电机端盖结构优化设计技术研究
开发一种电机机壳端盖的定位结构,结构简单、定位稳定、能够实现快速定位安装。包括本体与转动设置于所述本体的输出轴,所述本体包括机壳、端盖、卡环。实现卡环的定位、固定,端盖插装在机壳上,通过卡口和卡块的配合,实现卡环与端盖之间的螺纹孔同轴对齐,通过螺钉将卡环与端盖固定连接,能够有效防止电机工作过程中端盖出现偏移、晃动,有效减少电机运行过程中的噪音。
2.高磁能积稀土类永磁微电机材料的开发研究;
从系统的角度和客户性能要求出发,进行电机型号与磁铁的优化组合,确定出多种电机类型,更重要的是在电机的力矩和转速这个矛盾点上取得了平衡,进而得到最优化、价格最合理的匹配方案,满足了不同客户不同的定制化需求,并且给到电机效能最大化达到的有效路径,效率最多可以提高5%以上。
3. 开发出全自动的装配生产线,完全集成端盖自适应调整自动生产定子组件装配、总装及检测工序,生产线配备先进,自动化程度高,生产连续性好;性能可靠,高效安全,环保节能。同时操作上也非常方便,适应性强,能够适应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
研发结果:
1. 开发出一系列低噪音、能量密度高,实用性强,性价比较高,完全符合电动工具、小家电等需求之微电机。建立起自动装配生产线,每日每条生产线可生产电机1万只,全年可形成产能250万只左右。明显增强了公司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同时推动地区微特电机的加工生产,带动当地微特电机产业发展,对当地经济发展起到积极的带动作用。
2.与旧型号电动机相比, 自适应调整快速定位结构低噪音微电机能够实现更高的效率和更大的功率/重量比。额定输出功率提高0.5倍, 功率密度提高1倍,噪音降低10dB(A计权),实现了电动机的薄型化、高输出和低噪音化。
开发之电机图例
应用图例
关键词:
广东超力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这里是标题一h1占位文字
地址: 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莱美工业区兴业东路